|
国庆假期,我和男朋友互相去了对方家里见家长。 第三天,两家人正式见面。 见面前我问男朋友:“今晚你爸妈会主动提订婚的事情吗?” 我知道妈妈很热衷于推进我们的进度,但我又希望在这样的场合里,是由他的爸爸妈妈提出的。 男朋友回答说:“肯定会的啦。” 他来我们家那天 那天两家人一见如故。 实际上作为高中同学的我们,妈妈们一直有微信的联系方式,在我们分开的几年里,她们会旁敲侧击地给我们看对方妈妈更新的朋友圈。 让我们惊讶的是,前两天互相上门见家长时,都不怎么说话的爸爸们,居然一见面就互相敬烟敬酒。 从年轻时的东北往事,聊到现在的腰椎间盘突出,和到了退休年龄后,也根本闲不下来的日子。 那天男朋友一直盯着我的碗,瞅准我空盘就给我添菜添肉,自己都没怎么动筷。 他还趁着空档,一位位长辈敬酒过去,又在话毕离席前,站起来说:“那我再敬一下大家吧。” “感谢阿鱼从高中以来的陪伴。” “感谢叔叔阿姨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。” “感谢爸爸妈妈这些天的辛苦。” “感谢姐姐姐夫对我三观塑造的帮助,特别是姐姐,真的,对我影响很大。” 姐姐听到这句话立刻红了眼圈。 而我就看着他的侧脸,想着明明才刚走出校园没两个月,刚刚还在桌子底下偷偷和我牵手,什么时候已经成为礼数周全又谦卑感恩的大小伙子了。 某晚送他回家的车上 但那一晚,始终没有长辈提订婚的事情,只是在离开时说,“那大家以后就是一家人了。” 和爸妈回家的路上,我率先说:“今天只是两家人见个面,认识一下嘛。” 爸爸也说:“是的啊,以后的事再慢慢往下聊嘛。” 妈妈说:“对,不要给他们家太大压力了。”然后又有点担心地补充:“如果要等两年三年的话,你可以吗?” 奇怪的是,原本听妈妈说最好过年就订婚时,还觉得太早的我,在那晚没有收到预期的推进消息,竟然有点失落。 但我还是想,那正好,就慢慢来嘛。 随后我们又各自在家住了两天,那两天男朋友天天被邀请着往我们家里跑,来陪爷爷奶奶看女乒的比赛,陪我们出门吃夜宵。 爷爷奶奶好喜欢他,觉得他特别稳重,又很懂事。 一起吃完潮汕牛肉火锅的雨夜,老爸出门开车,爷爷奶奶坐在店门口休息,我本来拉着他往另一侧的座椅走。 可等我坐定,才发现他正站在爷爷边上,侧头和爷爷奶奶聊天。 问爷爷,平时有什么爱好呀。 得知爷爷喜欢拉拉二胡、打打乒乓球,年轻时还爱打篮球,会恭维爷爷真是多才多艺。 也会在老人家回忆年轻时手底下管一千来号人时,发出由衷的佩服。 还会夸奶奶的气质好,说我是遗传奶奶的,把两位老人家聊得可高兴了。 我赶紧到他身边,和他一起听着。 那一阵我有些恍惚,觉得这是不是就是“家人”了。 自己都没想着主动坐到爷爷奶奶身边聊聊天,可他却想到了。 回过神来时,爷爷拉着他的手说:“要永远永远爱她哦。” 他很郑重地说:“会的,会的。” 在家也主动忙这忙那 后来我们一起去安吉参加他大学同学的婚礼,有天晚上他突然问我:“刚刚和妈妈聊天,她问我们,五一订婚好不好。” 又过了几天,他问:“如果正月订婚的话,你和家人觉得怎么样?” 我很老实地说:“有点紧张,又有点兴奋。” 我们是2月16日凌晨加回的好友,到明年正月初六,正好是一年的时间,是个很凑巧的日子。 国庆之后,我从浙江回到广州。 昨晚完成工作,下楼和他打电话。我说着最近工作上的思考,他突然喊了我一声,问:“我爸在订酒店了,你们那边需要几桌呢?” 我已经知道过年要订婚了,可好像没有真正接受。 总想着,还有好几个月呢,现在还早吧,像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。 但这个具体的问题,一下把我拉了出来。 “真的要定下来了哦,家人已经在慢慢着手准备了。” 于是突然又产生了紧张的情绪:真的吗,我真的准备好了吗? 我今年25岁。 25岁了,才25岁。 此刻我做的决定是能够为接下来几十年的我,以及他,负责的吗? 我选对了吗?我会选错吗? “相信” 今天我转达了一下他爸爸的问题,问妈妈说,订婚要叫好朋友吗?妈妈回,要的。 于是傍晚六点多,我给第一个好朋友发,我要订婚啦,正月初六。 她说,恭喜啊宝儿。 “想请你来。”“那我肯定去。” 就这样先邀请了三个好朋友,她们都是高二的室友,是知道我们早恋情况的同盟。 “我靠????????” “有空的。” “我靠????????” “我现在手都在抖……” 我说:“我也是,现在手心出汗。” 以前还单身时,我会问结婚的朋友:“是哪一刻让你想要和他走入婚姻?” 这个问题,刚刚轮到我被询问了。 但真的到这个时候,才发现其实具体说不出什么原因。 我想起很多他对我好的细节,也想起很多他的小缺点,想起两家人吃饭时他让我惊讶的敬酒瞬间。 还想起我们吵架,在彼此面前暴露出旁人从未见过的糟糕模样,还有彼此最袒露内心,却得到对方接纳的时刻。 然后我说:“就觉得他是最好的。” “想一直和他待在一起。” 偶尔也让他依靠 今天看《再见爱人3》最新一期,三对考虑是否离婚的夫妻去民政局体验工作一天。 结婚和离婚的人们都在一个空间里。 每一对选择离婚的夫妇,领证时都经历了郑重的宣誓和承诺,但依旧遭不住,人是会变化的。 而关于我担心的问题,此刻也有了答案。 或许没有绝对的选对和选错,也没有绝对的负责。 我只能对现在的我负责,而不能为以后的我保证。 因为以后的每一个我,同现在的我一样,是平等的。 我此刻选择了我想要的,不意味着剥夺了以后的她们选择的权利。 所以,我要做的不是跟30岁的我,40岁的我,50岁的我承诺:此刻我的选择会让你们幸福。 而是努力做到,让以后的我,无论是继续和他在一起,还是换一种生活方式,都能够选择幸福。 这样一想,就广阔许多了吧。 |